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三部曲,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复旦共识”
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组织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共同探讨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及建设发展路径,达成十点共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新工科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新工科建设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工科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新工科建设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
今年,复旦大学新工科六大创新学院公布全新的培养方案,投放超1000个本科招生计划数,较去年工科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0%,占全校招生计划规模28.5%。同时推出18个本博、本硕融通培养项目,覆盖创新学院43%的本科生源。
展开剩余68%六大创新学院包括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未来信息创新学院、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六大新工科创新学院。
“天大行动”
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与会高校共商新工科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问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问学校主体推改革,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自我激励机制;问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
今年初,天津大学发布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跃升行动”,以“天大方案”3.0为引领,全面推动新工科建设迭代跃升。
面向脑机接口、低碳化工、生物技术等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学校采用“6-8年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关键领域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范本。在课程体系方面,实现100%工科专业以项目为链的课程体系重构,培育100个左右高水平人才和高级工程师领衔的高阶项目,建设高水平项目库。同时,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10个左右学科专业类创新工场,为学生提供真实产业场景下的实习实践条件,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北京指南”
2017年6月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系统部署新工科建设,审议通过《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提出新工科建设的7条指导意见:明确目标要求;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质量保障;更加注重分类发展;形成一批示范成果。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发布“撤销信息与工程科学部,新增工学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的消息。
北大原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下设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学院、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王选计算机研究所、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新成立的工学部,由工学院(本科生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成。
新成立的北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学院、王选计算机研究所、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成。
(本报记者 王雨红 整理)
发布于:北京市盛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